-
無伺服器邊緣運算網路介紹
全栈云技术架构 無伺服器運算(Serverless Computing)也是目前雲端運算領域的熱點技術,根據雲端原生運算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定義,無伺服器運算是指在建構和運行應用程式時無需管理伺服器的一種 計算範式。 它描述了細粒度部署模型,由一個或多個函數組成的應用程式可上傳到平台,並執行、擴縮容和基於實際執行時間的資源消耗進行計費。 Serverless 融合了微服務、FaaS、事件驅動程式設計、容器化和純粹的pay-per-use模型以及易擴縮容等最新技術進展。 它是從 IAAS到PAAS間抽象的一大步,允許在不提供任何依賴 OS 或虛擬方式(類別 VM/容器)條件下執行軟體。 Serverless 運算並不代表無需伺服器來託管和執行程式碼;也不代表維運工程師將會失業。 相反,它指的是一種理念,無伺服器運算的消費者無需在伺服器供應、維護、更新、擴縮容和容量規劃上花費時間和資源。 無伺服器運算在以下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 開發者:基於無伺服器運算平台進行服務或業務的編程,開發者可專注於業務程序的開發和最佳化,而無需關注系統平台的運維。 ⚫ 使用者:依照使用的資源或呼叫服務的次數計費,真正做到按需使用和按需付費,大幅降低使用者的成本。 ⚫ 提供者:作為平台服務提供方,採用無伺服器運算技術之後,可以進一步的提昇系統資源的擴縮效能,實現更靈活敏捷的擴縮容,進而最大化的利用基礎架構資源。 無伺服器運算平台包括兩個技術面 ⚫ Functions-as-a-Service (Faas):提供事件驅動的計算。 開發者基於函數運行和管理應用程式碼,函數被事件或 HTTP 請求觸發。 開發者部署小的程式碼單元到 FaaS,作為離散行為按需執行,無需管理伺服器或其他任何潛在基礎設施並實現擴縮容。 ⚫ Backend-as-a-Service(BaaS):基於第三方 API 的服務,取代應用程式中的常用功能。 因為這些 API 以能透明自動擴縮容和維運的服務提供,這對開發者來說就是 Serverless 的。 無伺服器邊緣運算網路參考架構,此架構主要五個部分:分散式邊緣運算網路基礎設施資源、邊緣網路控制器及邊緣編排管理器、基於 Serverless 的服務管理系統、智慧業務與應用。 無伺服器邊緣運算網路參考架構中的關鍵技術,包括基於 Serverless 的服務管理技術、資源管理編排技術、網路控制管理技術等。 基於 Serverless 的服務管理技術 基於 Server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