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KA (Certified Kubernetes Administrator) 概述
证书有效期:24个月 證書詳情 CKA( Certified Kubernetes Administrator) 認證考試可確保Kubernetes管理人員在從業時具備應有的技能、知識和能力。 CKA現有以下兩種考試方式可供選擇: 英文監考官–線上考試(考試編號:CKA),中文監考官–線上考試(考試編號:CKA-CN)。 概述 CKA認證考試是由Linux基金會和雲端原生運算基金會(CNCF)創建的,以促進Kubernetes生態系統的持續發展。該考試是一種遠端線上、有監考、基於實操的認證考試,需要在執行Kubernetes的命令列中解決多個任務。 CKA認證考試是專為Kubernetes管理員、雲端管理員和其他管理Kubernetes實例的IT專業人員而設的。 已獲得認證的K8s管理員具備了進行基本安裝以及配置和管理生產級Kubernetes叢集的能力。他們將了解Kubernetes網路、儲存、安全、維護、日誌記錄和監控、應用生命週期、故障排除、API物件原語等關鍵概念,並能夠為最終用戶建立基本的用例。 參加此考試沒有必備條件。 請注意:註冊CKA認證考試的考生將有2 次機會(每次註冊的考試)到 Killer.sh 參加模擬考試。預約方式請參考幫助中心->認證常見問題第10條。 考生需於購買考試後的一個月內註冊考試券,註冊成功後獲得的考試資格在12個月內有效。通過認證考試的考生將獲得PDF認證證書。 認證一覽 考試模式:線上考試 考試時間:2小時 認證有效期限:2年 軟體版本: Kubernetes v1.30 重考政策:可接受1次重考 經驗等級:中級 CKA認證針對考核成為當業界的Kubernetes管理員所需的技能。 CKA認證考試包括這些一般領域及其在考試中的權重: 叢集架構,安裝與配置:25% 工作負載和調度:15% 服務與網路:20% 儲存:10% 故障排除:30% 詳細內容: 叢集架構,安裝與配置:25% • 管理基於角色的存取控制(RBAC) • 使用Kubeadm安裝基本集群 • 管理高可用性的Kubernetes集群 • 設定基礎架構以部署Kubernetes集群 • 使用Kubeadm在Kubernetes叢集上執行版本升級 • 實作etcd備份和還原 工作負載和調度:15% • 了解部署以及如何執行滾動更新和回滾 • 使用ConfigMaps和Secrets配置應用程式 •…
-
CCNP Security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 Security)
Cisco 網絡安全認證涵蓋多個科目,主要目的是幫助專業人士提升其在網絡安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認證科目及其相關知識重點: 主要認證科目 CCNP Security(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 Security)是思科的專業級網絡安全認證,旨在幫助網絡專業人士證明其在安全解決方案方面的技能,特別是在面對當前不斷演變的安全威脅時。以下是有關 CCNP Security 的詳細說明: 認證概述 CCNP Security 認證專為那些負責企業網絡安全的專業人員設計,涵蓋了多個核心技術和安全領域。獲得此認證的專業人士能夠有效地部署和管理思科的安全解決方案,以保護企業的網絡環境。 考試要求 要獲得 CCNP Security 認證,考生需要通過兩項考試: 核心考試:實施與操作思科安全核心技術(350-701 SCOR)。這項考試測試考生對安全基礎架構的理解,包括網絡安全、雲端安全、內容安全、端點保護、安全網絡訪問等。 專業考試: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需求選擇專業考試,這些考試涵蓋更具體的安全技術和解決方案,例如思科 Firepower、VPN、安全電子郵件策略等。 知識重點 CCNP Security 認證的知識重點包括: 網絡安全攻擊防護:了解各種網絡攻擊的類型及其防護措施,能夠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安全策略。 雲和內容的安全性:掌握雲端環境中的安全挑戰和解決方案,包括數據加密和訪問控制。 端點保護:學習如何保護終端設備,防止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數據洩露。 部署思科安全技術:熟悉思科的安全產品,如 Cisco Firepower 下一代防火牆和 Cisco ASA 防火牆的配置和管理。 802.1X 身份驗證:了解如何使用 802.1X 技術來加強網絡的身份驗證和授權。 適合對象 CCNP Security 認證適合以下人群: 負責企業網絡安全維護的管理者。 對企業網絡安全機制有興趣的專業人士。 需要掌握網絡安全相關技術的 IT 專業人員。 總結 CCNP…
-
關於OSPF和EIGRP動態路由協定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OSPF(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和EIGRP(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定)是兩種常見的動態路由協議,各自具有獨特的特性和應用場景。 OSPF 特性 鏈路狀態協定 OSPF是基於連結狀態的協議,使用SPF(最短路徑優先)演算法來計算路由。每個路由器維護一個鏈路狀態資料庫(LSDB),透過交換鏈路狀態通告(LSA)來同步網路拓撲資訊。 區域劃分 OSPF支援將網路劃分為多個區域,以降低路由運算的複雜性和資源消耗。所有區域必須與骨幹區域直接相連,以確保網路的連結性和避免環路。 快速收斂 OSPF能夠快速回應網路拓撲的變化,採用觸發更新機制,能迅速傳播路由訊息,減少收斂時間。 支援多種網路類型 OSPF支援VLSM(可變長度子網路遮罩)和手動匯總,適合複雜和大型網路環境。 應用場景 OSPF適用於需要高可用性和快速收斂的大型企業網絡,尤其是當網路的規模和複雜性增加時,OSPF的區域劃分和鏈路狀態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EIGRP 特性 混合路由協定 EIGRP結合了距離向量和連結狀態的特性,使用DUAL(Diffusing Update Algorithm)演算法來計算最優路徑,能夠快速收斂並減少路由環路的風險。 多種度量標準 EIGRP使用多個度量標準(如頻寬、延遲、負載等)來計算路徑的開銷,這使其在路徑選擇上更加靈活和精準。 支援無類別路由 EIGRP支援無類別域間路由(CIDR),能夠有效利用IP位址空間,適合現代網路的需求。 簡單的配置和管理 EIGRP的配置相對簡單,適合中小型網絡,且在Cisco設備中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整合性。 應用場景 EIGRP適用於中小型企業網絡,尤其是在Cisco設備為主的環境中,因其配置簡單且能夠有效管理網路流量。 總結 OSPF和EIGRP各有優缺點,選擇合適的動態路由協定應根據網路規模、複雜性和設備類型來決定。 OSPF更適合大型且複雜的網絡,而EIGRP則在中小型網路中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