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inet NSE 7 – OT安全性7.2考試說明

本次考試屬於Fortinet認證解決方案專家 – OT安全性認證軌道。該認證驗證您設計、管理、監控和排除Fortinet OT安全解決方案的故障的能力。
請訪問網絡安全認證頁面,了解有關認證要求的資訊。

考試概述
Fortinet NSE 7 – OT安全性7.2考試評估您在OT環境中使用Fortinet產品的知識和專業知識。
考試測試了設計、實施、運營和集成由FortiOS 7.2.0、FortiAnalyzer 7.2.0、FortiSIEM 6.5.0和FortiNAC 8.5組成的OT安全解決方案的應用知識。
通過考試後,您將獲得以下考試徽章:

考試對象
Fortinet NSE 7 – OT安全性7.2考試旨在為負責設計和實施包含多個Fortinet設備的基礎設施的網絡和安全專業人員。

考試詳細信息
考試名稱:Fortinet NSE 7 – OT安全性7.2
考試系列:NSE7_OTS-7.2
允許時間:60分鐘
考試問題:35個多選題
成績:通過或失敗。您可以從Pearson VUE帳戶中獲取成績報告
語言:英語
產品版本:FortiOS 7.2.0、FortiAnalyzer 7.2.0、FortiSIEM 6.5.0和FortiNAC 8.5
考試主題
成功應試者在以下領域和任務中具有應用知識和技能:

資產管理
解釋OT基礎知識和概念
解釋Fortinet產品的OT架構
為OT網絡配置安全織物
實施設備檢測
對OT資產管理進行設備分類
網絡訪問控制
應用身份驗證以控制對設備的訪問
配置內部分段
解釋工業以太網協議
描述OT可用性和冗余
解釋工業以太網網絡
OT網絡保護
識別工業協議和信號
實施IPS以保護OT網絡
在OT網絡中實施應用控制
配置OT防火牆和安全策略
監控和風險評估
使用FortiAnalyzer和FortiSIEM實施日誌記錄和監控
自定义和生成報告
使用FortiAnalyzer和FortiSIEM配置安全自動化
執行風險評估和管理
培訓資源
推薦以下資源以獲得考試所涵蓋的知識和技能。建議的培訓是考試準備的基礎。除了培訓外,強烈建議您擁有與考試主題和目標相關的實際操作經驗:

FCSS – OT安全性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Gate安全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Gate基礎設施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Analyzer分析師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Analyzer管理員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SIEM 6.5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CP – FortiNAC 7.2課程和實驗室操作
FortiOS—管理指南7.2.0
FortiOS—CLI參考7.2.0
FortiAnalyzer—管理指南7.2.0
FortiSIEM—用戶指南
FortiNAC 8.5—管理與操作指南
經驗
熟悉在OT基礎設施中設計、實施和集成Fortinet解決方案。

考試示例問題
Fortinet培訓學院提供一套示例問題。這些問題代表考試的問題類型和內容範圍,但不一定代表所有考試內容,也無意評估您參加認證考試的準備情況。
請查看包含示例問題的Fortinet培訓學院課程。

考試政策和程序
Fortinet培訓學院建議在註冊考試之前先審閱考試政策和程序。在Fortinet培訓學院政策頁面上訪問重要信息,並在常見問題解答頁面上找到常見問題的答案。

CCIE企業基礎設施認證和培訓

取得 CCIE 企業基礎架構認證證明您具備處理複雜企業基礎架構解決方案的技能。要獲得CCIE 企業基礎設施認證,您需要通過兩門考試:一項涵蓋核心企業基礎設施技術的資格考試,以及一項涵蓋整個網路生命週期(從設計和部署到操作和最佳化)的企業網路動手實驗室考試。考生必須通過所需的考試才能獲得認證。擁有有效的專家認證並不能滿足專業級和專家級認證的考試要求。
第一步:參加資格考試
350-401 ENCOR:實施思科企業網路核心技術
實施思科企業網路核心技術 v1.1 (ENCOR 350-401) 是 120 分鐘的考試,與 CCNP 和 CCIE 企業認證相關。該考試測試考生實施核心企業網路技術的知識,包括雙棧(IPv4 和 IPv6)架構、虛擬化、基礎設施、網路保障、安全性和自動化。實施思科企業網路核心技術課程可協助考生準備此考試。
第 2 步:參加實驗室考試
CCIE 企業基礎設施 v1.1 實驗室考試
CCIE 企業基礎設施 (v1.1) 實驗室考試是一場八小時的實務考試,要求考生為複雜的企業網路規劃、設計、操作和優化雙堆疊解決方案(IPv4 和 IPv6)。
CCIE 企業基礎設施 v1.1 實務考試主題
考試描述

CCIE 企業基礎設施 (v1.1) 實驗室考試是一場八小時的實務考試,要求考生為複雜的企業網路規劃、設計、操作和優化雙堆疊解決方案(IPv4 和 IPv6)。

考生需要根據以下考試主題在考試中對網路進行程式設計和自動化。

以下主題是考試可能涉及內容的一般指導原則。除非本文檔另有明確規定,否則您將在整個網路生命週期中測試這些主題的知識、技能和能力。
1.0網絡基礎設施
1.1 切換校園
1.1.a 交換器管理
1.1.a(i)管理MAC位址表
1.1.a [ii] 可錯誤恢復
1.1.a(三)L2 MTU
1.1.b 第 2 層協議
1.1.b(一)CDP,LLDP
1.1.b(二) UDLD
1.1.c VLAN技術
1.1.c(i)接入端口
1.1.c [ii] 中繼埠(802.1Q)
1.1.c(iii)本徵 VLAN
1.1.c [iv] 手動 VLAN 修剪
1.1.c(v)正常範圍和擴展範圍的 VLAN
1.1.c(vi)語音 VLAN
1.1.d 乙太網路通道
1.1.d(i)LACP,靜態
1.1.d(ii)第 2 層、第 3 層
1.1.d [iii] 負載平衡
1.1.d [iv] EtherChannel 錯誤配置防護
1.1.d(v)識別多機箱乙太網路通道用例
1.1.e 生成樹協議
1.1.e(一)PVST+、快速PVST+、MST
1.1.e [ii] 交換器優先權、連接埠優先權、調整連接埠/路徑成本、STP 計時器
1.1.e(iii)PortFast、BPDU 防護、BPDU 過濾器
1.1.e [iv] 環路保護、根保護
1.2 路由概念
1.2.a 管理距離
1.2.b 靜態路由(單播、多播)
1.2.c 基於策略的路由
1.2.d VRF-Lite
1.2.e 使用 BGP、EIGRP、OSPF 和靜態 VRF 感知路由
1.2.f 使用路由圖和 VASI 的 VRF 之間的路由洩漏
1.2.g 使用 BGP、EIGRP、OSPF 和靜態路由過濾
1.2.h BGP、EIGRP、OSPF 和靜態之間的重新分配
1.2.i 路由協定認證
1.2.j 雙向轉送檢測
1.2.k L3 MTU
1.3 增強型內部網關路由協定
1.3.a 鄰接
1.3.b 最佳路徑選擇
1.3.b (i) 報告距離、計算距離、可行距離、可行性條件、後繼、可行後繼
1.3.b(ii)經典指標和廣泛指標
1.3.c 操作
1.3.c(i)一般操作
1.3.c(ii)拓樸表
1.3.c(iii)資料包類型
1.3.c [iv] 卡在活動狀態
1.3.c(v)優雅關機
1.3.d EIGRP 命名模式
1.3.e 優化、融合和可擴展性
1.3.e [i] 查詢傳播邊界
1.3.e [ii] 帶有總結路線的洩漏圖
1.3.e(iii)帶有洩漏圖的 EIGRP 存根
1.4 OSPF(v2 和 v3)
1.4.a 鄰接
1.4.b OSPFv3 位址系列支持
1.4.c 網路類型、區域類型
1.4.d 路徑偏好
1.4.e 操作
1.4.e(一)一般操作
1.4.e [ii] 正常關閉
1.4.e [iii] GTSM(通用TTL安全機制)
1.4.f 最佳化、收斂和可擴展性
1.4.f (一)指標
1.4.f (ii)LSA 限制,SPF 調整
1.4.f [iii] 末節路由器
1.4.f [iv] 前綴抑制
1.5 BGP
1.5.a IBGP 和 EBGP 對等關係
1.5.a(i)同行群體、模板
1.5.a(二)主動、被動
1.5.a(三)計時器
1.5.a(iv)動態鄰居
1.5.a(v)4位元組AS編號
1.5.a(vi)私有 AS 編號
1.5.b 路徑選擇
1.5.b(一)屬性
1.5.b(ii)最佳路徑選擇演算法
1.5.b(iii)負載平衡
1.5.c 路由策略
1.5.c(i)屬性操作
1.5.c(ii)有條件廣告
1.5.c(iii)出站路由過濾
1.5.c(iv)標準和擴展社區
1.5.c(v)多宿主
1.5.d AS 路徑操作
1.5.d(i)本地as,allowas-in,刪除私有as
1.5.d (二)AS 路徑前置
1.5.d(iii)正規表示式
1.5.e 融合與可擴展性
1.5.e [i] 路由反射器
1.5.e(ii)資產聚合
1.5.f 其他 BGP 功能,如軟體重新配置和路由刷新
1.6 多播
1.6.a 第 2 層組播
1.6.a(一)IGMPv2,IGMPv3
1.6.a(二)IGMP偵聽、PIM偵聽
1.6.a(三)IGMP查詢器
1.6.a(iv)IGMP 過濾器
1.6.a(五)MLD
1.6.b 逆向路徑轉送檢查
1.6.c 私有協議
1.6.c(i)稀疏模式
1.6.c(二)靜態RP、BSR、自動RP
1.6.c [iii] 組到 RP 映射
1.6.c(iv)源特定多播
1.6.c(v)多播邊界,RP公告過濾器
1.6.c(vi)PIMv6 任播 RP
1.6.c(vii)使用 MSDP 的 IPv4 任播 RP
1.6.c [viii] 多播多路徑
2.0軟件定義基礎設施
2.1 思科 SD-Access
2.1.a 底層
2.1.a(一)手冊
2.1.a(ii)LAN 自動化/PnP
2.1.a(iii)設備發現與設備管理
2.1.a(iv)擴展節點/策略擴展節點
2.1.b 覆蓋
2.1.b(i)LISP、BGP控制平面
2.1.b(二)VXLAN資料平面
2.1.b [iii] Cisco TrustSec 策略平面
2.1.b(iv)L2洪氾
2.1.b(v) 本地多播
2.1.c 布料設計
2.1.c (i) 單點校園
2.1.c [ii] 多站點
2.1.c(iii)盒子裡的布料
2.1.d 結構部署
2.1.d(i) 房東入職
2.1.d(二)認證模板
2.1.d(iii)連接埠配置
2.1.d [iv] 多站點遠端邊界
2.1.d(五)邊境優先權
2.1.d(vi)將設備加入結構
2.1.e 織物邊界交接
2.1.e [i] SDA、SDWAN、IP 傳輸
2.1.e [ii] 對等設備(Fusion 路由器)
2.1.e [iii] 第 2 層邊界切換
2.1.f 分割
2.1.f(i)使用虛擬網路進行宏觀分割
2.1.f(ii)使用 SGT 和 SGACL 進行微觀細分
2.2 思科 SD-WAN
2.2.a 控制器架構
2.2.a(i)管理平面(vManage)
2.2.a [ii] 編排平面(vBond)
2.2.a [iii] 控制平面(vSmart)
2.2.b SD-WAN 底層
2.2.b [i] WAN 雲端邊緣部署(AWS、Azure、Google Cloud)
2.2.b [ii] WAN Edge 部署(硬體)
2.2.b(iii)綠地、棕地和混合部署
2.2.b(iv)系統配置(系統 IP、站點 ID、組織名稱、vBond 位址)
2.2.b(v)傳輸配置(底層和隧道介面、允許的服務、TLOC 擴充)
2.2.c 覆蓋管理協定(OMP)
2.2.c(i)OMP 屬性
2.2.c [ii] IPsec 金鑰管理
2.2.c(iii)路由聚合
2.2.c(iv)重新分配
2.2.c(v)附加功能(BGP AS 路徑傳播、SDA 整合)
2.2.d 配置模板
2.2.d(i)CLI 模板
2.2.d [ii] 特徵模板
2.2.d(iii)設備模板
2.2.e 集中化政策
2.2.e(i)數據政策
2.2.e [ii] 應用感知路由策略
2.2.e(三)控制政策
2.2.f 本地化政策
2.2.f(i)訪問列表
2.2.f [ii] 路線政策
3.0運輸技術與解決方案
3.1 靜態點對點 GRE 隧道
3.2 MPLS
3.2.a 操作
3.2.a(i)標籤棧、LSR、LSP
3.2.a(二) 自民黨
3.2.a(三)MPLS ping、MPLS traceroute
3.2.b L3VPN
3.2.b(i)使用 BGP 的 PE-CE 路由
3.2.b(二)基本 MP-BGP VPNv4/VPNv6
3.3 DMVPN
3.3.a 使用雙集線器排除 DMVPN 第 3 階段故障
3.3.a(一)國家緊急救援計劃
3.3.a(ii)使用預先共用金鑰的 IPsec/IKEv2
4.0基礎設施安全與服務
4.1 Cisco IOS XE 上的設備安全
4.1.a 控制平面監管和保護
4.1.b AAA
4.2 網路安全
4.2.a 交換器安全功能
4.2.a(一)VACL、PACL
4.2.a(二)風暴控制
4.2.a(iii)DHCP 監聽,DHCP 選項 82
4.2.a(iv)IP 源防護
4.2.a(v)動態 ARP 檢測
4.2.a(vi) 港口安全
4.2.b 路由器安全功能
4.2.b [i] IPv6 流量過濾器
4.2.b [ii] IPv4 存取控制列表
4.2.b(iii)單播逆向路徑轉送
4.2.c IPv6基礎設施安全功能
4.2.c(i)RA 守衛
4.2.c(二)DHCP 防護
4.2.c(iii)綁定表
4.2.c(iv)設備追蹤
4.2.c(v)ND 檢查/偵聽
4.2.c(vi)源保護
4.3 系統管理
4.3.a 設備管理
4.3.a(i)控制台和VTY
4.3.a(二)SSH,SCP
4.3.a(三)RESTCONF,NETCONF
4.3.b SNMP(v2c、v3)
4.3.c 日誌記錄
4.3.c [i] 本機日誌、系統日誌、調試、條件調試
4.3.c [ii] 設定變更通知和日誌記錄
4.3.c(iii)時間戳
4.4 服務品質
4.4.a 差異化服務架構
4.4.b 分類、信任邊界
4.4.c 基於網路的應用辨識(NBAR)
4.4.d 在 IPv4 和 IPv6 標頭中標記 DSCP 值
4.4.e 監管、塑造
4.4.f 擁塞管理與避免
4.4.g 分層QoS
4.4.h 使用 MQC 實現端對端第 3 層 QoS
4.5 網路服務
4.5.a 第一跳冗餘協議
4.5.a(一) HSRP、VRRP
4.5.a(ii)使用 IPv6 RS/RA 實現冗餘
4.5.b 時間同步協議
4.5.b [i] NTP 作為客戶端
4.5.b(ii)PTP 設計考量
4.5.c Cisco 設備上的 DHCP
4.5.c(i)客戶端、伺服器、中繼
4.5.c(二)選項
4.5.c(iii)SLAAC/DHCPv6 集成
4.5.c [iv] 有狀態、無狀態 DHCPv6
4.5.c(v)DHCPv6 前綴委派
4.5.d IPv4 網路位址轉換
4.5.d(一)靜態 NAT,PAT
4.5.d(二)動態NAT,PAT
4.5.d(iii)基於策略的 NAT、PAT
4.5.d [iv] VRF 感知 NAT、PAT
4.5.d(v)VRF 感知軟體基礎設施 (VASI) NAT
4.6 網路優化
4.6.a IP SLA(ICMP、UDP、TCP 偵測)
4.6.b 追蹤對象和列表
4.6.c 靈活的 NetFlow
4.7 網路操作
4.7.a 流量捕獲
4.7.a(一)SPAN、RSPAN、ERSPAN
4.7.a [ii] 嵌入式資料包捕獲
4.7.b 故障排除工具
4.7.b [i] 資料路徑資料包追蹤
4.7.b [ii] 條件調試器(調試平台條件)
5.0基礎設施自動化與可編程性
5.1 資料編碼格式
5.1.a JSON
5.1.b XML
5.1.c YAML
5.1.d 金賈
5.2 自動化和腳本
5.2.a EEM 小程序
5.2.b 來賓 shell
5.2.b(一)Linux 環境
5.2.b(ii)CLI Python 模組
5.2.b(iii)EEM Python模組
5.3 可程式性
5.3.a 與 vManage API 的交互
5.3.a(i)Python請求庫和Postman
5.3.a(二)監測終點
5.3.a(iii)配置端點
5.3.b 透過 Python 請求庫和 Postman 使用 HTTP 請求(GET、PUT、POST)與 Cisco DNA Center API 交互
5.3.c 部署並驗證模型驅動遙測
5.3.c(i)使用 gRPC 配置變化訂閱

如何驗證各平台618銷售量是否造假?

馬聽 MySQL資料庫聯盟
很多情況下,我們會認為在一堆數據中,以 1 為首位的數字出現的機率為 1/9。

但是,實際情況卻有些差異,這就是因為有本福特定律。

本福特定律,也稱為本福特法則,在一堆從實際生活得出的數據中,以1 為首位的數字出現機率約為總數的3 成,接近直覺得出的期望值1/9 的3 倍。

通俗得說,就是越大的數,以它為首的數出現的機率就越低。

在 b 進位制中,以 n 為首位的數字出現的機率為 logb(n + 1) − logb(n)。

下表就是在十進制首位數字的出現機率(其中 d 為首位的數字,p 為出現的機率):

那麼實際工作生活中,哪些數據真的符合本福特定律呢?

場景一:MySQL的表格資料量

例如MySQL的表格資料量,如果表格夠多,那也是滿足本福特定律的。

我們可以嘗試讓某款AI工具產生SQL語句,來判斷表格資料量是否滿足這個定律。

提示詞:

透過一個SQL語句,判斷MySQL表資料量是否滿足本福特定律,查詢的是information_schema.tables,TABLE_ROWS是每張表的行數,增加顯示機率。

產生的SQL語句如下:

SELECT
LEFT(CAST(TABLE_ROWS AS CHAR), 1) AS first_digit,
COUNT(*) AS frequency,
CONCAT(ROUND((COUNT(*) / (SELECT COUNT(*)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TYPE = ‘BASE TABLE’ AND TABLE_ROWS > 9) * 100), 2), ‘%’) AS probability
FROM
information_schema.tables
WHERE
TABLE_TYPE = ‘BASE TABLE’ AND TABLE_ROWS > 9 — 忽略行数小于10的表
GROUP BY
first_digit
ORDER BY
first_digit;
我自己測試,發現幾個實例基本上滿足本福特定律,只是機率稍微有點偏差,大家也可以試試看。

場景二:財務數據

2001年,美國最大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突然宣布破產,同時傳出可能有財務造假的消息。

為了驗證這個傳聞,有人使用了本福特定律來分析安然公司公佈的財務報表。

比較結果顯示,在左側的圖表中,財務數據與本福特定律高度吻合。

然而,觀察右側的圖表,可以發現安然公司在2000-2001年的財務數據與本福特定律有顯著的偏差。

特別是數字1、8、9的出現頻率遠高於本福特定律的預測,而數字2、3、4、5、7的出現頻率又明顯低於預期。

這項發現為安然公司可能有財務造假行為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場景三:商品銷量

如果朋友覺得某些網站的銷售數據造假,就可以試試,統計各種商品的銷售量,看是否符合本福特定律。

當然,人生中,一定還有很多場景滿足本福特定律,這裡就不一一細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