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 Certified System Administrator – MQ V9.1
IBM Certified System Administrator – MQ V9.1 Certification overview, objectives, exam preparation and registration 認證概述 此中級認證適用於具有廣泛產品知識並應規劃、安裝、配置和維護產品的系統管理員。 這些系統管理員執行日常管理活動,包括: 1. 規劃、安裝和遷移 2. 配置 3. 安全 4. 管理 5. 可用性 6. 監控 7. 性能調優 8. 問題確定 預計該系統管理員通常可以自給自足,並且能夠在同行,產品文檔和供應商支援服務的有限協助下執行該角色所涉及的任務。 由於IBM MQ V9.1 支援各種平臺,因此此認證是跨平台認證。認證測試中存在特定於平台的問題。由於設備上的持續交付和長期支援可用性的時間安排,與 MQ 設備相關的問題反映了版本 9.1。 推薦技能 在獲得認證測試中衡量的技能之前,需要具備的知識和基礎技能。這些基礎技能不會在測試中衡量。有關在測試中測量的技能,請參閱測試目標。 在受支援的操作系統(例如,AIX、Solaris、IBM i、Linux、z/OS、視窗)上具有IBM MQ 的工作知識 安全概念和協定的工作知識 對消息傳遞概念有很好的理解 操作 MQ 資源管理員的基本知識 網路概念的基礎知識 有關系統基礎結構和 Docker…
-
技術丨思科被 Gartner 評為 2022 年 SD-WAN 魔力像限的領導者
思科聯天下 思科聯天下 2022-09-29 17:00 發表於北京 作者:Rebecca Stone,思科客戶解決方案營銷高級副總裁,兼思科Meraki首席營銷官 Gartner 最近宣布思科成為 2022 年SD-WAN(以前稱為 “WAN邊緣基礎設施” )魔力像限的領導者,同時榮獲 2022 年 Gartner Peer Insights 頒布的 WAN 邊緣基礎架構領域的 “客戶之選” 稱號。今年的魔力像限報告表示,思科的 SD-WAN 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行業、所有規模組織的最廣泛的應用場景。 Gartner 在 2022 年 SD-WAN 魔力像限報告中指出: “負責網絡基礎設施和運營(I&O)的IT決策者如果正在選擇如何將分支機構和移動人員連接到企業網絡及應用(SaaS),他們應該選擇 SD-WAN ,或更進一步的 SASE ,安全地連接任意企業站點到雲負載。” 為什麼這很重要? 因為,今天做出的每一個 IT 決策都會影響明天的用戶體驗,IT 決策者在做出選擇時需要考慮到 IT 業務長期的成功。在選擇 SD-WAN 合作夥伴時,分析報告可以是一個有用的工具用來判斷合作夥伴的創新性與領先性,同時其提供混合工作、安全性和敏捷性及長期穩定性等多方面能力同樣重要。 通過軟件更快地提升體驗 在提供混合工作體驗方面,互聯網性能和安全性至關重要,這一點毋庸置疑。 IT 需要跨互聯網的可見性,以便為多個地區的混合工作人員提供高質量的體驗,以應對帶寬要求較高的 SaaS 應用程序和雲工作負載。 思科在這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 通過將 ThousandEyes 集成到…
-
5G沒有那麼神
來源:中國教育信息化網 作者:李志民 當前5G熱得燙手,猶如當年的區塊鍊和共享經濟,絕不能否認其技術進步的意義,但也不能將其視為無所不能的神話。 移動通信技術已經經歷了四代,1G通信系統是基本只能模擬通話的模擬技術,2G是使可以用網絡的數字技術,3G則是通過採用CDMA無線接入技術,通過提供中高速數據,從而實現多媒體服務,4G通信技術通過採用多天線載波技術,在大幅度提高傳輸速率的同時,也提供很多多樣化的個性服務。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Fifth-Generation,5G)是目前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與4G相比,是為了滿足智能終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動互聯質量的要求而發展,移動通信技術還會不斷升級,逐次迭代,滿足未來萬物互聯的應用需求。 移動通信技術從1G迭代到4G的時間差不多用了20年,2009年普及3G,到2014年升級到4G,每一代的實際運營時間大約是5年。1G基本上是電話功能,2G可以發送文字了,3G可以方便地上互聯網絡了,也就是到了3G才有了移動互聯網的名詞。在3G之前,移動通信技術主要服務在話務領域,服務在互聯網領域的叫做無線互聯技術,今天大家熟悉的WiFi是其中之一。在移動互聯網層面對於消費者來說,5G和4G相比,其實就是高速度、低延遲與高性能,其他的幾乎是感覺不出來的。最近兩年,新聞媒體和資本界完全把5G神話了。 在資本的話語體系中,物聯網被視為繼移動互聯網之後,5G技術能直接影響的第二大產業。但是,物聯網的概念已經炒了這麼多年,之所以一直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其實除了網絡通信的速度因素,還有很多來自其它方面的關鍵制約——尤其是負責通信功能的硬件,這與控制設備的核心算法密切相關。 即便某些已取得研究成果的識別或後續場景,其功耗、成本和產品體積也尚未能控制下來,這就意味著距離真正量產,還有很遠的距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判斷事物能否成功的基本方法是要符合效率和效益優先的原則,如果事物不符合效率或效益優先的原則,無論是誰忽悠都難以持續發展。 基於車聯網實現的自動駕駛技術掣肘更多。 曾經有人吶喊“5G時代=自動駕駛時代”,但實際上,這不過是科學幻想小說的自嗨。想要完全釋放自動駕駛的功能並最大程度上保證安全,目前上路的車輛要有90%以上實現自動駕駛的網絡調度才有可能實現,這在很長一段時間來說都是不可能的,即便拋開前面所說車聯網本身的瓶頸不談,數據丟失、黑客攻擊、身份盜竊等等,都是汽車一旦放開自動駕駛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科學技術的超前研究不代表社會需求已經產生,而沒有社會需求的所謂產業化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實際上也實現不了產業化。 如前面所述,移動互聯網本身就包括移動通信技術與無線互聯技術,所以,即便是在移動互聯領域,5G也不是“一家獨大”,移動通信技術會長期與無線互聯技術WiFi等並存。 無線互聯技術WiFi在中文裡又稱作“行動熱點”,是Wi-Fi聯盟製造商的商標做為產品的品牌認證,是一個創建於IEEE 802.11標準的無線局域網技術標準。 創造WiFi這種技術的想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使用簡單安排的公共網絡。目前不管是家庭、公司或者是商場、酒店等都會使用WiFi,相對於2G、3G甚至4G上網一般來說,大部分的WiFi速度快、省電、無流量限制,無線設備不需要走SIM卡的流量,因而多數情況下不單獨產生費用。同時,數據傳輸領域中的現代WiFi實際上能夠與移動蜂窩網絡做到完全相同。WiFi支持移動性、覆蓋連續性,移動用戶的服務,網絡中的自動授權,甚至與蜂窩網絡漫遊。 所以5G和Wi-Fi在將來和時間裡還是會相輔相成,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畢竟兩都有不同的使用環境,各有各的好處。 特別是在校園網建設方面,應該加強教育網主幹網建設,大力發展WiFi,以減輕師生的經濟負擔,提升網絡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