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歷史介紹

壹個很好的問題!在Oracle的版本3時,就希望有人來問這個問題,那時 Oracle的所有資料不過三四本書。當時Oracle主要是壹個數據庫公司,提供的服務很少,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此外也沒有成熟的應用軟件。今天情況就相當不同了,這個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擁有大量的軟件產品,提供大量的服務和豐富的應用軟件。
  
使Oracle如此成功的原因,在於它擁有已被證明能克服所有困難的能力,不管這些困難是來自技術進步方面的挑戰,還是來自高速增長的挑戰。Oracle已證明,具有連續不斷地推出新產品的能力,這些新產品有助於我們領先於我們所生活的信息時代。技術上的遠見,使Oracle在從定義明天的Web計算到未來的網絡計算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為有助於了解Oracle和Oracle公司,我們將從它的根基—數據庫講起,壹直講到今天的Oracle及其公司的結構。
  
Oracle的初始期
起初,Oracle僅僅是壹個數據庫公司,特別是壹個關系數據庫公司。那時,關系數據庫是壹種有關怎樣構造和存放數據的新方法。這種類型數據庫的關鍵是怎樣理解數據間的關系,然後怎樣構造反映這些關系的信息庫。用這種方法建造出來的信息庫將會經受住時間的考驗。關系數據庫的目標是建壹個數據庫,在此數據庫中僅僅數據會改變,而基本結構不變。我們將關系數據庫以前的方法稱為傳統的方法。為說明兩種方法間的不同,我們把傳統方法的顧客主文件和關系數據庫的相應文件做壹個比較。看看這兩種方法的特性和如何在它們之中進行改變。最後查看兩種模型的差別,並說明為什麽存放信息時願意使用關系方法。
  
ORACLE的今天
今天,座落在加利福尼亞 Redwood Shores的Oracle公司為電子信息管理提供軟件產品和服務。Oracle是壹個世界範圍的軟件提供者,1999年的收入將超過80億美元。Oracle的業務遍及世界90多個國家,其軟件在100多種不同的計算機上運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著壹個重要的角色。
  
Oracle是采用Internet計算模式的倡導者之壹,在該模式下,組織者為分布式應用配置了萬維網。Internet是發布應用的理想基礎設施。在給定的組件為基礎的模型中,Internet是將分散應用集成起來的理想場所,比較三層客戶/服務器計算體系而言,Internet也是這些系統的理想場所。構成此模型的三層為:
  
* 客戶層 有時稱為表達層,既顯示信息給用戶,同時接收輸入的要處理的信息。
  
* 應用層 所有的處理都將按系統實現的邏輯在該層進行。商業規則的加強、數據壹致性的檢查系統所需的復雜處理都在該層進行。此層是三層模型中處理事務最多的壹層。
  
* 數據層 通常稱為back end,是為滿足其他兩層的需求而存儲信息。在很多情況下,在用戶同系統交互時,關系數據庫將優化從應用層接收到的以及返回給應用層的信息。
  
Oracle集團不遺余力地將最新的技術提供給客戶。對未來技術發展趨勢預見能力以及較早地擁有關鍵技術,不僅使得Oracle得以生存,更使其在競爭中遙遙領先。Oracle Server是這壹切的基石。

Citrix認證資訊

根據工作進度,我們的測試將會在隨後的幾個月內,把被測試系統移植到Citrix平臺上去。這個名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因此,我覺得有必要來為大家簡介壹下這個系統。Citrix系統公司是全球領先的應用服務器軟件方案供應商,Citrix Systems,Inc.是瘦客戶/服務器(Thin Client/Server)計算領域的發起者和領導者。

Citrix公司的發展史如下:

1992年11月,Citrix公司被授權在微軟公司的Windows NT Server源代碼上創建WinFrame,其主要目的是在Windows NT上添加多用戶功能。1995年,WinFrame正式發布,將Windows NT 3.51擴展成多用戶系統,從而使Windows NT服務器具有了連接終端的能力;同年,Citrix 成為Nasdq上市公司。

1997年5月,Citrix與微軟共同宣布了壹項特許協議,該協議聲稱將在Windows NT 4.x以上的版本中加入Citrix MuiltWin技術,微軟將這種新的多用戶*作系統稱為Hydra(八爪魚)。到了1998年6月,微軟便推出了壹個英文正式版Windows NT Server 4.0 Terminal Server Edition。

微軟公司通過購買Citrix的技術在最新推出的Windows 2000 Server版本中,終端服務器已經成為壹個標準的服務(RDP協議),是整個系統中不可分割的部分。Citrix技術區別於常規的Client/Server計算模式,而采用新的網絡計算模式—基於服務器的計算模式。這使它可最大限度的利用網絡資源,改進網絡性能:提高網絡的可管理性,可維護性、擴展性及安全性。尤其在網絡的遠程實時數據傳輸、管理、辦公及安全性方面,它克服了常規的Client/Server模式的不盡人意之處。

IBM認證種類介紹

IBM專業認證考試項目是作為IBM中國高校合作項目的壹個組成部分,認證培訓課程主要在高校開展,從最初的OS/2開始,到目前包括RS/6000、AS/400、WebSphere、DB2、E-business在內壹共已經有數十門認證課程,內容涉及操作系統、系統管理和應用開發各個方面,形成了壹個龐大的認證體系。從1996年認證培訓開始至今,接受培訓的學生總數已超過壹萬,2000年中國大陸參加認證考試人數首次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壹。

目前,IBM在中國提供的主要認證主要分為以下幾大類:
DB2 Database Administrator;
DB2 Application Developer;
MQSeries Engineer;
VisualAge For Java Developer Associate;
UDB認證;
Lotus Domino/Notes R5系列認證。

作為IT業界的頂級公司,IBM通過其認證確定了產品專家的標準,可以說IBM在業界的聲望和IBM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升了其認證工程師的含金量。在美國,壹個IBM認證工程師獲取在優秀企業工作的機會比普通工程師大60%-80%,平均薪水高出30%-50%。世界500強企業中,有超過2/3的企業選擇了IBM電子商務軟件產品作為其核心的運用。因此,獲得IBM的認證,即使在強手林立的競爭環境中,妳同洋能夠脫穎而出。

同時,IBM還為認證專家提供了壹系列的“售後服務”,例如:在這當的情況下,IBM會在全球範圍內宣傳您的專長,您的名字將被登記在全球專業認證名錄中;不定期獲得最近計算機產品資料和技術信息,這些資料將以期刊、技術文件或CD-ROM方式寄送給您;被IBM邀請慘加技術研討會以及展覽會;從IBM提供的技術支持中得到優惠。這些都能保證妳能及時跟上國際形勢,永遠走在高新技術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