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證照資訊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是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專案管理學會),在1984年針對專案管理人員所提出的認證考試,其目的在於培養專案規畫、執行與控管方面的知識,以及所需之技巧與領導能力。截至今年8月份為止,臺灣地區一共有3,099人取得PMP認證。

和CISSP相同的是,想要參加這項認項考試,必須先取得參加考試的資格,也就是成為所謂的候選人,首先必須在PMI認可的教育機構接受35小時的課程,另外,具備大學學歷(專科專歷不包含在內,碩士以上學位的應試資格也等同學士)的人要有4,500小時以上的專案管理經驗,高中學歷則是7,500小時;PMI會從所有參加考試的人員,抽出10%到20%的比例,要求提供資料進行資格審查,每位候選人在1年內有3次考試資格,如果不幸沒有通過,則必須明年再來。

考試方式以線上作答為主
PMI發行的PMPBOK是PMP認證的指定教材,內容以PMP強調的「9大知識,5大流程」為主,本書有正體中文的翻譯版本,不過目前的考試內容仍以英文為主,另外,也有簡體中文的版本可供作答,根據PMI-TW(專案管理學會台灣分會)網站的說法指出,正體中文的PMP考試已經在2007年5月向PMI提出申請,目前正在進行審查作業中,一切順利的話,預計可在2008年1月推出。

想參加PMP考試,需要到PMI網站填寫資料報名,考試時間為4小時,題目總共有200題,全部是英文的單選題,採用線上方式作答。200題當中有25題是做法未來出題的參考用題,無法答對、答錯均不計分,候選人必須在剩下175題當中答對106題以上,換句話說,越過60%的門檻才算過關。

一般來說,PMP的單次的考試費用為555美元,如果候選人第一次考試並未通過,之後在報考第二次時,PMI將會自動在考試費用的計算上有所減免。有加入PMI會員者,則可以在報考PMP認證時得到405美元的折扣價格,至於加入會員的費用則是每年129美元。

日後到期僅需完成換照
和大多數的證照一樣,PMP證照的有效期限是3年,但是日後到期時並不需要重考,僅需完成換照的動作便可繼續維持證照的效力,這是比較特別的一點。

資安管理CISSP證照的前途

除了技術類別之外,IT管理也是證照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類別。以目前常見到的種類來說,我們可以把管理類證照區分為資訊安全、專案管理,以及IT服務管理等3大類。 由於IT管理在實作上,往往要有相當程度的工作經驗才得以勝任,因此許多管理類別的證照都有資格限制,具備一定的條件後才能參加證照考試。舉例來說,像是CISSP要求參與這項認證的人員,必須具備5年的相關工作經歷,還要在考試通過後的3年取得120分的進修點數,以及得到相關領域的第3方人士推薦始有取得證照的資格;專案管理類別的PMP證照要求人員要具備4,500到7,500小時不等的專案管理實作經驗,以及在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專案管理學會)原廠認可的機構(教育訓練中心,或者是顧問公司)接受至少35小時的課程;ITIL在這方面的限制較不嚴格,但也要求應考者至少要上過課程之後,才有資格參加考試。

取得管理類證照後,可以做什麼?
有別於CCNA、MCSE等證照以增加工作上的技能為主,考取證照之後多半仍然在原有的領域繼續工作,不過多數人取得管理類證照之後,工作的角色上也會出現很大轉變。 以資安類CISSP證照來說,也許就會有機會成為資安顧問,輔導企業執行資安相關計畫,或者稽核目前所採行的資安政策是否得宜,有無任何地方需要改進之處。而且在工作上,有許多時候已經不是專攻在某項技術,或者是某項產品,而是從整體面向規畫資訊安全。以CISSP為例,在準備階段,就有10項學科必須吸收學習,以備日後工作上的不時之需。

專案管理也是時下很熱門的管理類證照,它的應用範圍很廣,許多行業都有這方面的需求,而不限定在IT工作的領域,取得證照者,可以成為顧問,或者是專案經理,為企業規畫專案執行的流程,提高執行上的效率。

IT服務管理類的證照,其目的多半是從資訊部門的角度出發,協助企業改服務品質為主,ITIL是這個領域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張證照,其下依照需求不同,還可以區分成3種不同等級的子證照,在臺灣,以ITIL Foundation和ITIL Service Manager和ITIL Service Manager,其中ITIL Foundation適合企業內部員工取得,直接將所學應用在周遭的工作環境;如果是擁有ITIL Service Manager,則可以更上一層樓,以資訊部門主管,或者是顧問的角色指導企業應該要如何做。

不同證照之間整合運用,可發揮加乘效果
乍看之下,這些證照看似沒有關連,彼此之間好像是各自獨立的,但是對於企業來說,現有的問題,也許不是單靠一張證照的所提供的知識就可以從容應付的,所以才會有第2、第3……甚至是更多其它證照的需求,彼此之間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效果。

熱門證照CCNP資訊

文章源于: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5837&s=12

CCNP(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是Cisco 5張中階證照中,特別專注於路由器與交換器專業的一門學問,它算是所有Cisco專業證照中,最基礎的知識內容,因為所有網路設備都是從路由器與交換器向外延伸的功能,因此先學習CCNP,最有助於建構網路的進階知識。

增加安全及服務品質章節
現在的CCNP是2006年底改版後的內容,還是包括傳統以交換器為主的BCMSN、路由器為主的BSCI等2門課,至於遠端存取管理的BCRAN及故障排除的CIT課程,則延伸為ISCW及ONT。由於ISCW是強化遠端存取管理成VPN連線管理,加上現在防火牆設備也已整合遠端管理,因此ISCW連防火牆運作都納為必備的知識。而ONT把傳統故障排除轉換為效能調校,像是如何最佳化調整服務品質、無線網路及語音服務等;課內仍包括故障排除部分,只是因為現在設備的功能更多,也因此需要學習的部分也將隨之增加。

BCMSN最實用
臺中精誠資訊技術支援處主任工程師劉宗治認為,目前CCNP的4堂課程中,大約已經充分涵蓋企業內所有網路環境可能面臨的問題,雖然目前臺灣企業的網路環境,大多只會操作到交換器的部分,較少牽涉設定路由器的部分,而安全管理及服務品質也可能都交給經銷商處理,因此,相較之下,BCMSN可算是CCNP中實用性最高的課程,包括VLAN、SPT(Spanning Tree Protocol)、Multilayer Switching原理、High Availability架構等,連無線網路、語音服務及交換器中安全操作,也都包含在內。

強化安全管理及服務品質
至於路由器,雖然企業內網管人員較少有機會直接操作,但是若能了解路由器的運作方式,則可以增加解決問題的速度。因為交換器還是需要用路由器連接網際網路,若連線異常,因而產生錯誤訊息發送到企業網管系統時,網管人員至少要知道問題原因,才能有助於接下來的處理步驟及連絡事項。

ISCW及ONT是Cisco為了因應新技術的發展,而將安全管理及優化管理納入CCNP認證課程之中,更提高CCNP的實用程度,特別像某些網路安全設備,功能朝向UTM(United Threat Management,整合式威脅管理)發展,網管人員需要具備更多知識,在安全防護才能有效防止從企業內/外部的惡意攻擊及威脅。加上目前網路基礎建設也延伸到無線網路及語音服務,要如何在一般交換器及路由器中最佳化相關網路服務,也是網管人員要面臨的課題。